EDVVE79465BRFREF5ECE

 

OKAPI 推薦

  •  

    文/OKAPI閱讀生活誌2017年11月17日

    快被做不了決定的自己或親友逼瘋了嗎? 小到午餐吃什麼,大到攜手走一生的對象,人生中充滿各種需要做決定的時刻,包括這本書的介紹現在以這種形式出在你面前,也是經由一連串決定後的結果。 為什麼我出門買牛奶,卻騎了一輛腳踏車回家?:用心理學、行為科學教你不猶豫、不後悔,一出手就是正

內容簡介

★不知道要選哪本書嗎?就選這本吧!

◎花半小時還無法決定挑哪家餐廳吃飯
◎剛買了新衣服,隔天就後悔覺得難看
◎想找居家淑女相親,卻跟火辣美女約會

你也有這些問題嗎?告訴你,三心二意跟事後反悔其實是人類天性,並不是你的錯!
為什麼做個決定會這麼難?該怎麼做才能克服我們的選擇困難症?為什麼女人做的決定和男人不一樣?
答案就在「行為科學」,用它來解開「決策」背後的思維祕密,就能讓你做出快、狠、準的好決定!

★做不出決定?用這些方法就成了!

網路上搜得到許多決策技巧──偏偏數量多到我們又難以決定要選擇哪種技巧,這真是超級矛盾啦!
本書教你最簡單、最經典的決策技巧,其中有幾個無疑可能成為您偏好使用的決策技巧,另外幾個則可能成為您的靈感來源,幫您從中發展出自己的決策方式!
包括:贊成/反對清單、富蘭克林清單、決策樹、決策心智圖、決策矩陣、考慮所有因素法、考慮最佳因素法、切片法……等等。

★有時間壓力?這樣做逼出抉擇!

如果真的必須現在、這裡、馬上就做出決定,沒時間給我們畫圖列表,本書還有五項有科學根據的經驗法則,教你怎麼選才對!
包括:維持第一次評估、選擇熟悉的選項、選擇最多人認同的選項、跟從大眾的意見、追隨成功經驗。

★理不清頭緒沒靈感?這些怪招真的有效!

某項問卷調查中,超過十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想出最好點子的經驗是在馬桶上」。
還有一項研究顯示,高達百分之七十二的人是在淋浴下或浴缸中想到他們最好的點子。
書中還有更多奇特的決策靈感發掘技巧等你來探索!

★不曉得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快來做心理測驗小遊戲!

你是完美主義者還是知足型的決策者?
當你在做決定,你考慮的優先順序是家人、朋友、工作或自己?
買東西的時候,你是只重視價錢的顧客嗎?
簡單做個小遊戲,就能更了解自己是哪種人,幫助你更快做出好決策!


本書作者麥由亨在書中探討了大大小小和決定相關的主題,除了關於決定背後的專業知識,還有各式各樣的自我測試遊戲。
你只要利用一點時間,便可輕鬆知悉一些決定背後的小故事、獲取十分有助益的方法,讓你更輕鬆地做決定!


【本書特色】

1. 日常生活完全派得上用場的決策實例,從購物、談戀愛、職場、家庭都適用!
2. 無痛學習心理學、行為科學對我們的影響,輕鬆逗趣一路笑到底
3. 實用心理測驗小遊戲,更加理解自己的決策邏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麥由亨Jochen Mai
生於一九六八年,是經濟學家身兼財經記者。他曾任職於〈經濟週刊〉,負責das Ressort Management+Erfolg專欄超過十餘年,亦曾在Yello Strom擔任社群媒編輯,現今則是社群媒體、部落格、社群網路的雇主品牌及溝通的自由諮詢師、講師及演講者。

譯者簡介

黃慧珍Magda Huang
旅居歐洲十餘年,曾就讀德國慕尼黑大學德國文學系。歷任國內外數十場博覽會現場及企業會議口譯員、《電子時報》(DigiTimes)國際產經新聞編譯、紀錄片翻譯。做為新聞工作者、口筆譯者,享受在旅行中工作與寫作的生活。
 

目錄

第一章 救命啊!我做不了決定!
第二章 吃麵還是吃飯?
第三章 您還在「賭博」嗎?或者已經在做「選擇」了?
第四章 可以再多點選擇嗎?
第五章 現在不想做決定,晚點再說!
第六章 讓所有事情自動完成
第七章 這不是問題地帶,而是人類的第二個大腦
第八章 現在不決定,要等到哪時?
第九章 決策技巧:令人苦惱的選擇
第十章 是、不是、或許吧
第十一章 現在這不是我當初想要的了
第十二章 請沿這邊走
第十三章 思考像搜尋引擎一樣,只是更厲害
第十四章 買我!買我!買我!
第十五章 熱戀會讓人無法做出好決定
第十六章 工作來自選擇,不是嗎?
第十七章 抱歉,我別無選擇!
第十八章 目標達成──確認!

後記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773268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52頁 / 21 x 14.8 x 1.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8歲~65歲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吃麵還是吃飯?我今天懶得做決定……
 
不管現在是臨時起意、經過深思熟慮,或是完全不理性的想法--對某些人來說,「做決定」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就算告訴他們做決定後有多少好處,「做決定」就像要他們用手指甲在堅硬的石板上刮出痕跡一樣困難。這些人常說自己是比較不喜歡、甚至是完全不喜歡做決定。無論是小決定,或是涉及層面很廣的重大決策,對他們來說最好是全部改期或無限延期:吃麵或吃飯?冰淇淋或巧克力?和超市那個迷人的傢伙說上幾句話,還是回家做飯去?--哎呀,真是的!到底是要吃麵還是吃飯啦!
 
如果這些(部分)無關緊要的小問題都能演變成認真的懷疑,那麼您可以想像,當生活中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做決定時會是多大的挑戰呀!學術上把這樣的狀態稱做「決策疲勞」(Entscheidungsmüdigkeit),亦即英文的「Decision Fatigue」。
 
造成「決策疲勞」的原因都是出於不確定性。因為我們無法確定哪個選擇才是最好、最符合我們的需求;或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
 
不少人希望,某種偶然的機會、命運或任何一股神奇的力量會奪走他們的決定權,讓事情順其自然發展。這樣的想法有時還真的會發生,只是多數時候並非如此。
 
更糟的是,不確定性會隨著「決定」的重要性而增加。因此,對於比如用麵條或米飯填飽肚子這類的問題,我們還能很快做出結論,但如果是在選擇另一半或是選擇工作這些議題上,就會出現完全不一樣的狀況。
 
因為選擇另一半或工作相對於填飽肚子是更重要的議題,所以不確定性相對更大,以至於把做決定的時間往後拖延的誘惑也越大。於是我們希望能繼續等待,並且期盼在等待期間能找到空檔蒐集更多資訊,讓自己對於即將做出的決定更有把握。
 
所有的調查、檢驗與評估雖然有助於做出決定,但也可能得到反效果。這種現象有個專有名詞,稱做「決策癱瘓」(Entscheidungsparalyse),指的是面對過多資訊而不知何者才是最佳選擇的災難性狀態。其結果就是一個無止盡的螺旋:不斷尋求新的資訊,並比較其中的細節,然而那些細節實際上對於做決定毫無實質效益,我們卻還期待這樣做可以讓我們對問題有更全面性的了解,這可說是一個思考邏輯上的錯誤。
 

 

 

 

蘋果召開了今年最後的一場發布會,發布了Macbook AKR、Mac mini、iPad Pro三款產品,但要說創新最大。消費者最感興趣的,肯定是iPad Pro了。 ... 得益於全面屏的設計,新款iPad Pro在採用了11英寸和12.9英寸的情況下,仍然沒有很突兀。取消了標誌性的HOME鍵後,蘋果用Face ID來作為替代。特別是iPad Pro搭載的那顆A12X仿生晶片,跑分高達40W分,性能堪比英特爾8代i5標壓處理器。 ... 當然,微軟今年也發布了新款Surface GO,而在性價比上更勝一籌,從功能性來說,iPad Pro能做到的Surface GO也能做到。得益於X86架構,在遊戲上玩PC端遊戲,擁有完整的windows系統。 ... 當然在性能上Surface GO是遠遠不及iPad Pro的,但在性價比上更勝一籌,iPad Pro遊戲性能更強,而iPad Pro更適合辦公。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xmn3yoO.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66374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龍井淺眠或多夢治療中醫太平區睡眠品質變差看什麼科台中便秘或腹瀉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南屯呼吸困難改善中醫診所 太平區肩頸痠痛看什麼科 治療有成效的中醫診所北屯白天賴床睏倦治療中醫 南屯頻尿看什麼科 最推薦的中醫診所神岡小兒過動改善中醫診所 霧峰下背酸痛看什麼科 治療有成效的中醫診所太平區味覺異常改善中醫診所 神岡白天賴床睏倦改善中醫診所 很多人都在這中醫診所看好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xvx2gyr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